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建筑历史学者刘妍:木拱廊桥频繁重建,其原因

来源:建筑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? 闽浙地区木拱廊桥对当地人来说是多种空间的综合体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新京报记者?张建林 今年8月1日,他再次来到万安桥。桥柱子上的红色楹联脱落了大半,挂在两边的灯笼有的

?




闽浙地区木拱廊桥对当地人来说是多种空间的综合体

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


新京报记者?张建林

今年8月1日,他再次来到万安桥。桥柱子上的红色楹联脱落了大半,挂在两边的灯笼有的已经没了穗儿。让刘妍和村民都始料未及的是,几天后,这座超过900年历史的木拱廊桥失火,万安桥没了。

刘妍:木拱廊桥被火烧毁后,那就不是修复,而是要重建了。当然,这要建立在确定要重建的基础上,像烧毁了的木构部分肯定是要重新建造的。过去的木制桥梁,如果遭受类似的火灾后,木构部分烧毁、石基还在,那就相当于在石基上再重新建造一座木制的桥。

8月1日的万安桥。刘妍 摄

?

新京报:你认为万安桥会重建吗?

?

刘妍:我现场看到的和网友发的照片差不多。整个桥体有一块还立着,被烧黑了,其他的桥体部分垮掉了,但石头台基的整体状态看起来还不错。另外,万安桥桥头的那个大圣宫保住了,没有被烧。

刘妍:引起火灾的原因是无法推测的,需要等官方定论。在历史上,水和火对木拱廊桥的摧毁很频繁。我曾梳理过一些木拱廊桥的情况,它们会以50-100年为周期频繁重建,重建原因基本上是火毁或水毁。

?


?

8月7日,屏南相关部门对被烧毁的万安桥进行灾情评估,靠近万安桥的两端入口也被围了起来,刘妍站在离万安桥几百米远的一处空地上,“草草地看了几眼”。他告诉新京报记者,“我8月1日去的时候,完全没想到这个桥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没了,这种感觉就像不能相信亲人突然过世一样。”

例如周宁县的匠人,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最大,辐射了整个木拱廊桥的分布区。在同一时期,相对于其他做木拱廊桥的匠人,这批有影响力的匠人操作的项目会更多,所以在当地,木拱廊桥数量也就多。

新京报:摧毁木拱廊桥的因素有哪些?此次万安桥失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?

?

在一个村落和社区,木拱廊桥不仅发挥交通运输的作用,还是具有“场所精神”的公共文化空间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还可以通过桥上石碑的碑文了解廊桥建造背景、故事传说及其交通影响力等。比如,举子进京赶考,遇水过不去,许愿中举后回来还愿建路桥,还有匠人建桥受阻,鲁班托梦后克服难题,终得一桥等民俗传说。


刘妍:最直接的因素是在宁德有几支影响力较大的廊桥建造世家,他们都是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匠人,尤其是宁德市的周宁县和寿宁县,这两个地方有传承了7代到8代的匠人。屏南县也有传承3代到4代的匠人。



桥身电路设施、香烛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

总的来说,闽浙的木拱廊桥对于当地人来讲,是信仰空间、公共空间、交通空间的一种综合体。

新京报:你在万安桥火灾现场看到了什么?现场的专家会评估哪些内容?

万安桥被烧毁后,对当地人来说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。我估计,等评估工作和相关调查工作结束后,屏南县会把万安桥重新建造起来,因为这座桥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。就像刚提到的,它连接着当地人的信仰和生活。



新京报:全国现存木拱廊桥100余座,其中宁德现存50余座。为什么宁德的木拱廊桥数量如此之多?




新京报:像万安桥这类古建木拱廊桥,其价值有哪些?

但事实上,只有在闽浙两省建造出来的木拱廊桥,才是在真正意义上把编木拱桥这种建造理念变为了现实。在建造过程中,万安桥的建造运用了大尺度桥梁的技术,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桥梁形式之一。



我未能靠近现场。我个人推测,现场人员会进行评估,比如消防部门的人可能会查看火灾情况,分析并找出引起火灾的原因;文物部门的人会鉴定桥的损坏程度,根据相关结果来决定是否复建等。



为了避免重建后的桥身变形,匠人们会把桥身的坚固稳定作为建造廊桥时的第一要义。



被誉为“万山之县”的福建屏南,至今保留着十余座年代久远的木拱廊桥,当地人每天都要穿过长长的廊道,从一头走到另一头。木拱廊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
文章来源:《建筑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jianzhujishu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9/539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建筑回购注销642.6万股限制性股票 涉及激励
下一篇:快讯:东方雨虹在顶之美建筑新增一层股权架构

建筑技术投稿 | 建筑技术编辑部| 建筑技术版面费 | 建筑技术论文发表 | 建筑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建筑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