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「RIC Technology」智能建造,为3D打印技术建筑行业

来源:建筑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 此技术还因模块化的设计的设备灵活优势,在利用3D打印的便捷技术打造极简的小型住宅,这类小型住宅在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和短租民宿(例如:Airbnb)中都得到

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

此技术还因模块化的设计的设备灵活优势,在利用3D打印的便捷技术打造极简的小型住宅,这类小型住宅在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和短租民宿(例如:Airbnb)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。使用批量打印技术,在3-4天之内就能造出一套供两个成年人居住的房屋,这个模式同时可以在社区内广泛复制,让短期的福利房给流浪汉和无家可归者提供阶梯性帮助。

从雇佣方的角度来看,智能建造运用到建筑领域也大大减少了甲方的损失。在传统施工过程总,无论从信息差还是实践差,雇佣方都会支出很多额外的成本,从建筑师设计开始,到与甲方不断沟通协调需求,最后到施工方的落实,三方之间需要频繁的沟通以传递信息,而每一次传递都会遗漏掉部分信息。智能建造经过大量的普及落地之后,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三方沟通时的信息遗漏,让设计师的理念和雇佣方的需求,由机器来执行,替代传统施工方的人力工作,这让最终成果有着较高的确定性。

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被称为3D混凝土打印技术,通过使用特殊的3D打印机,将掺杂了各种特殊材料,拥有高韧性和高强度的混凝土材料作为3D打印原料,以3D打印机运作的方式,将调制好的材料铺设成地板、墙体和天花板。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不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劳动,进而缩短施工时间,更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事故。

「RIC Technology」使用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清华大学徐卫国老师科研团队,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建造技术,在近年不断研发并突破后,已达到产业化水平,尝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。目前,3D打印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,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商业和公共建筑当中。深圳宝安3D打印公园、上海混凝土3D打印书屋等数字设计及3D打印项目,曾在国内建筑圈引起不小反响,这都是徐老师科研团队在商业化建造领域做出的初步尝试。

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

近年来,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渐成熟,其应用场景已不局限于生产日常生活用品,而是逐步推广到建筑领域。目前,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初步尝试,且不断向着更成熟的商业化方向发展。

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

现在技术应用的主要业务分三条产品线,户外家具用品、单层住宅及大型城市景观。为了迎合新兴的户外消费市场,在国内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outdoor parts,即人们在自家后院(outdoor)中打造的小型户外活动区或小区公共空间中定制打造花坛、壁炉等家庭景观。目前outdoor parts是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,在不断利用技术迭代推出家庭中的小尺度的园林景观。

依托国内科研技术基础进入中外市场,可以被视为技术出海的过程,利用先进技术和全球范围内较为有竞争力的价格开拓中外市场,结合当地市场需求,让中国技术实现全球化发展。

徐老师团队将推出的3D打印自动化技术定义为智能建造,旨在帮助劳动力密集,且相对落后的建筑施工提升工作效率,改善工作环境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美国,建筑施工相比于制造业来讲,仍然有相当多的环节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完成,然而大部分工作由人力完成是相当耗时的,且施工时工人也承担着较高的工作风险。智能建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,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了单个工人的工作效率,也替代工人焊接、浇筑等工作,有效的减少施工损伤,降低工作风险。

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

同时,智能建造在建筑行业的运用,让甲方和设计师在项目初期就对其成本有一个明确的预算,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力劳动,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的不确定因素,比如人为原因的施工延期,致使施工成本超出预算,3D打印自动化技术让施工周期更为明确,提升了对整个项目成本的控制程度。

图片由企业官方提供

智能建造带来了多样化的营收渠道,从施工周期来看,在项目早期为甲方提供建筑设计方案及可行性评估,帮助客户明确建筑商业价值,并对项目施工周期和人力投入进行评估。在施工过程中,公司为客户提供建造器材的销售和租赁,根据项目规模和客户预期的施工周期,为其提供购买建议和产品。

在采访中,「RIC Technology」团队成员表达了对智能建造行业未来的期待,“从长远来讲,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,自动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不断融入,让数字建造技术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强的生产力,推动建筑行业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,提高建筑产业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。”


文章来源:《建筑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jianzhujishu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8/535.html



上一篇:历史建筑新京卫生技术厂主楼旧址修缮工程规划
下一篇:东阳建筑供应链51%股权挂牌转让,底价3956万元

建筑技术投稿 | 建筑技术编辑部| 建筑技术版面费 | 建筑技术论文发表 | 建筑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建筑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